成立緣起
台灣於1987年結束了長達近四十年的戒嚴時期,黨禁、報禁紛紛解除,教育改革的思潮也風起雲湧地衝擊著台灣教育體制。1994年「410教改遊行」後,台灣推動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,包括多元入學方案、建構式數學、九年一貫課程、廣設高中大學等,希望能減輕學子升學壓力、帶好每位學生、提升教育品質。
這些措施雖然立意良善,但實施至今,成效不佳。建構式數學實施六年後即宣告失敗;廣設大學造成了嚴重的學用落差問題,並導致技職教育的弱化。據親子天下的調查,有40%的國中生上課時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,許多學生學習怠惰的狀況,令人憂心。
教育要能促進社會共同生活。但依據103年「今周刊」的調查,高達63%的年輕人(21到35歲)覺得自己會比父母輩過得差。許多年輕人覺得很悶,並視「教改白老鼠」為其成長過程中的痛苦經驗。
顯然,從促進共同生活的觀點,過去20多年的教育改革措施未達成效。
過去教育改革未能成功的原因很多,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:教育政策的制定未能做到「以民情為本」,不符合人民的期待。受到教育政策最直接影響的是學生,而家長是學生的代言人,因此,家長的聲音是反映民情的最重要管道。檢視過去教育政策執行時的偏差及教育現場的紛亂,顯然家長的聲音並未真實反映,也未得到充分的重視。
為了讓家長的聲音能夠彰顯,為了捍衛學生之學習權益及家長之教育參與權,為了促進社會的安定與共同生活,為了提高個人與國家的競爭力,83位極為關心台灣教育發展、曾經擔任過或現任的各級學校家長會長於104年6月14日共同成立了「全國家長會長聯盟」,希望能結合全國的家長會長,一起為家長發聲,一起為優質的教育環境而努力,共創孩子及台灣的美好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