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國際教育2.0」祭10億元 6年三分之一中小學參與國際化認證
教育部今天宣布「國際教育2.0」政策,預估未來6年投入10億元,輔導全國三分之一的中小學參與學校國際化認證。認證分為初階、進階、高階,且通過認證的學校,可進一步爭取「學校國際化獎」,經過審核、實地訪視後,可優先得到國際參訪及交流的機會。
蔡政府宣示,2030年台灣要成為雙語國家。在國民教育方面,學生面臨國際化及全球化趨勢,需具備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能力,教育部檢討現行「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」(國際教育1.0),今年提出政策2.0升級版,預計110學年度上路。教育部政次蔡清華表示,政策總經費約新台幣10億元,首年經費從1億元開始,未來逐步增加。
中小學教育國際化專案辦公室執秘邱玉蟾表示,比起國際教育1.0,升級版政策在「學校國際化」方面,增設55項具體指標,包含17項「必要指標」,及38項「選項指標」,學校依據完成的指標數量及類型,可申請為初階、進階及高階的認證。2.0政策也給予學校每階段一次最高20萬元補助,且符合認證者,還可爭取「學校國際化獎」獎勵。
以初階認證為例,各級中小學需達到17項「必要指標」,例如建置學校的雙語網站、設置雙語校園標示,發展出國際化課程、辦理國際交流活動等。進階認證除了「必要指標」外,還要達成50%的「選項指標(全部為38項)」,高階認證則要達成80%,例如要在網站提供雙語最新動態訊息,建置國內外成績轉換系統、提供外籍生雙語生活諮詢等。
蔡清華表示,此國際化認證採鼓勵性質,但目標6年後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學校參與。但因各校的國際化不同,教育部也規劃不同類型的學校有不同的起跑點,例如一般學校可自行選擇申請各階認證,雙語實驗學校則應從「進階認證」開始,國際學校則須從「高階認證」起步。
通過認證的學校,可進一步爭取「學校國際化獎」,分為銅冠獎、銀冠獎、金冠獎。蔡清華說,目前沒有規劃獎金,但未來海外學校透過教育部接洽參訪、交流機會,會以獲得認證、得獎學校為優先。
完整文章連結: